我的孩子不是内向没出息,TA只是慢热了一点而已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,一起科学轻松育儿
小D1岁的时候,在家还在叽叽喳喳火星语,一出家门,马上就不说话了,更不要说见人打招呼了;
14个月的时候,在公园看到其他孩子在玩沙,明明想加入的,但就是在一旁看了好久好久,不肯跨出这第一步;
18个月的时候,带她去参加一个新的早教班,她总是远远地看着,完全不参与,回家倒是会把早教班发生的一些事情,自己又重复出来;
2岁了,第一次去参加朋友孩子的生日聚会,她站在门口,时不时偷偷看一眼里面热闹的人群,却迟迟不肯进门。
这样的孩子,我们都会说,是个内向害羞的宝宝。关于这个话题,我以前就写过两篇文章。随着带小D的工龄慢慢增长,随着自己接触的老师越来越多,我对于她的性格脾性有了一些新的感悟,也找到了一些新的方法,希望给你们也能有所借鉴。
不是内向,只是慢热
为什么非要较真来区别这两个概念呢?因为这会影响到我们看待这件事的视角。尽管性格没有好坏,但相信很多人,一谈到“内向”,还是潜意识把它当成了一个“负面”的标签,总觉得内向的孩子容易吃亏。而且也会让我们父母觉得,这就是孩子的性格了,被定型了。
而“慢热”不同,“慢热”告诉我们的是她脾性里的某个特征。但“慢热”是有方法可以去帮助孩子提前“热身”的。这也是为什么,小D接触了那么多的老师(认知老师、早教课的老师、幼儿园的老师),所有人都没用"Introvert"(内向),而是异口同声地用了"slow-to-warm-up"。
这样的一个思路转变也是影响了我看待小D很多慢热行为的角度。以前,看到她开头的这些行为,我第一反应就是“哦,她内向,很害羞”(其实就是在贴标签);但现在我会告诉自己,“嗯,她比较慢热,看看我有什么方式带着她热身一下”。
如果你也是个内向的人,你应该会体会到面对人群时的局促不安甚至很焦虑。这样的情绪孩子也有,而且一点都不会少。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孩子的性格(况且性格也是改变不了的),而是教会孩子一些方法,让她可以疏导这些紧张焦虑的情绪。这些方法学会后,孩子成人后也可以自我热身,这才是最关键的。
热身成功的中心思想
“无条件接纳”,这个词组虽然已经被用滥了,但这真的是让慢热孩子尽快热身的最重要的基础。看着别人家孩子一到新的环境马上就又蹦又跳,有的甚至就是俨然自带光环的社交宝宝,自己的孩子却还躲在我们身体后面,懂再多道理的家长估计也会表示羡慕。
这些最表层的“虚荣心”每个人都会有,于是很多时候,我们不是在帮助孩子,而是打着帮助的旗帜,其实是为了自己的“面子”。于是,常常看到在公园,妈妈一个劲地拽着孩子往其他孩子堆里去,“去玩呀,干嘛不去啊”;常常看到在早教课上,奶奶一个劲地把摇铃往孩子手上塞,“摇啊,你看他在唱歌,你也这样做啊”。更不要提好多负面的标签了,“没出息”、“好怂”、“成不了大事”等等。
心平气和地想,我们都清楚,这些不是帮助,而是伤害。只不过我们很多时候不敢面对,也不愿意面对。因此,最容易却也是最考验我们的,就是要时刻记住,“无条件接纳”,我爱我的孩子,我爱她的全部,我爱她本来的样子,这份坚定的爱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、参照物的改变而改变。
双管齐下之一:提前给予通知
慢热型的孩子接受新事物很慢,也不容易适应新的环境。因为慢热型的孩子需要有个全局观,他们要了解清楚新的事物和环境后,自己才行动。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,慢热型的孩子都是非常好的“思考者”,不容易冲动。
基于这类孩子的特点,提前给予通知,提前告诉他们接下来要发生什么,有什么变化,会遇到谁,可以让他们有一种掌控感,就会减少焦虑,更加容易融入。
对于只是发生一次的活动,比如去其他小朋友家的生日聚会,我就会提前给小D看小朋友的照片,“这是Deena,她是我们的邻居,也是小D的朋友。记得吗,上周你们在公园一起玩荡秋千,上去~下来~,你们都玩的好开心。”(提醒小D,她是谁;同时也提醒她们之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)。
比如去朋友家,我会把以前同事和我的合影给小D看,“这是Jose,这是妈妈的朋友,就像Dorothy和Lucie一样,都是好朋友,可以一起玩。”(帮助她建立联系,孩子是不理解同事的概念的,我就用类比帮助她理解)
对于经常发生的新活动,比如小D去幼儿园,我做过一本书,把她在幼儿园会发生的场景都去实地用照片拍下来,还让老师拍了自拍。这样,我每天都会拿出来和她回顾,她在幼儿园做了什么,帮她熟悉这些新环境。
我拿其中两张照片举例,希望给大家有个更加直观的感觉。
“小D到了幼儿园后,第一件事就是和朋友们去操场玩。小D最喜欢玩这个滑滑梯了,小D和同学一起排队爬上去,Judy老师会在一旁说,up,up,up!然后小D就自己坐下来,这时Judy就会说,one,two, three!嘘~~~小D就滑下来了!你的同学Jesse就会在下面和你说,high five!”
“操场玩好了,我们就要回到教室去了。小D的教室在二楼,大家就排好队走楼梯。Ruth老师会唱歌,This is the way we climb the stairs~然后大家就爬啊爬啊,爬上了楼。”
小D上幼儿园的第一周,面对这个楼梯硬是愣在那半小时没动静,因为从小到大没见过这么长的楼梯啊,所以我特地拍了照片给她看,现在她完全可以跟上大部队节奏了。很多事情千万不要想当然,多从孩子角度去思考。
创造机会让孩子体会与人相处是舒服的
对于慢热的孩子需要让他们多多体验“和其他人在一起也挺舒服啊,也没什么不好”的感受。因此,有意识地多在自己家里邀请朋友、小孩子一起玩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新环境加上陌生的人,对于慢热型孩子来说,这两个因素都是新的,她们的接受程度就会更加困难。因此,帮助他们降低“难度”,先从自己舒服的环境里去接触他们不是那么熟悉的人,会有助于他们的热身。但这整个过程,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要点,一个大原则就是尽量保证整个经历都是正向的,孩子是舒服的。
1、之前
和上面的方法相同,提前告知孩子,和她说,下午谁要来,她是谁,来干嘛。
2、之中
父母首先要起表率作用,让孩子感受到这是开心轻松的事情。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,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融入(这里的融入也包括了打招呼,不要强迫),仍然不能强迫。最后也是最关键的,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受挫,一两次以后觉得没效果就放弃了,我就是典型“越挫越勇”型的。
如果孩子开始有点点放松了,我这时就会抓住机会让她体验成功。比如,小D玩“厨房”的过家家游戏特别在行,也是她很喜欢的游戏之一。我就会引导小朋友们都玩这个,这时小D就有机会带着其他小朋友做一些事,这就会增强她的自信。
3、之后
要和孩子回顾发生了什么。这是我很多文章里都运用过的技巧,及时回顾,可以让孩子加深记忆,同时也可以把我们的“教育”潜移默化地融入,强化孩子正面的体验。举两个例子,供大家参考
“今天Evan和Ashley来我们家玩了。你们一起玩了什么啊?哦,玩了煮饭呢,小D给他们煮了面条,他们可喜欢吃了,一个劲地说好吃。你后来告诉他们,面条很烫,要怎么做啊?对的,小D带着他们一起吹吹。大家都好开心啊。”
-尽量说的详细,特别是小D主动做的一些行为,要特别突出,比如这里我就强调了是她教其他孩子一起吹面条,这就是在强化她正面的体验。
“今天Jennifer来我们家玩了,小D不认识她,不想和她玩。小D就在旁边一直看着她搭积木,心里在想,这个人是谁啊?慢慢地,小D发现其实Jennifer很友好,她的父母也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呢。这次没一起玩,我们下次可以再找机会玩。”
-试着帮助小D说出她的内心感受,但不要添加我们的个人情绪,比如“小D不喜欢和她玩”这类的话,只是说事实。最后可以给予一个开放式的提议,也就是告诉孩子,不要有压力,我们下次再试试。
我就是一个内向的人,但每次大庭广众演讲我都表现得还可以,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是内向的。其实,每次演讲前我都会去熟悉场地,了解听众是谁,前一个晚上还会闭目想象我演讲的情景。有时临上台紧张时,我还会回想上一次我成功的经历,越生动越好。
我小时候没人教我,也曾经被贴上“没出息”的标签,这些都是成年后自己花了很长时间和代价摸索出来。因此现在我特别想告诉小D,性格没有好坏,性格也不需要改变。但因为性格引起的负面情绪,我们需要管理和疏导。
最后,想引用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里的话,送给所有慢热的大人和小孩们:
我是第一次做母亲,但我也曾经是孩子,那个害羞的小女孩。
我曾经是那么希望当我面红耳赤时,妈妈的温柔拥抱告诉我没有关系的;
我曾经是那么希望有人告诉我,不是只有外向的人才是受欢迎的;
我曾经多么希望当外人评价我的时候,我妈妈可以告诉我,她爱我不管我是怎么样的。
愿每个害羞的孩子都可以被温柔地对待;
愿每个成人都可以尊重与生俱来的个性与不同;
愿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运用自己的力量,在这个世界驰聘。
大J叨叨叨
昨天分享了关于有效阅读习惯的小方法,戳->如何内化知识?学渣和学霸妈妈之间只差一张图,收到很多想跃跃欲试的朋友们的留言。这里特别想说,不要只是收藏文章而已,觉得有兴趣就行动起来。尽管一开始不完美,但行动起来就可以让我们离完美更近一步。
分享一个叫一一朋友运用思维导图做的双十一购物清单。这个我倒是真的没想过的,对于我这样的冲动型剁手党还真的很有借鉴作用呢。
我这个周末会有直播,大家周末也记得看看我公号推送哦,会发通知告诉大家时间和参与方式的。周末愉快啦!
推荐阅读
点击标题直接看文章
大J,坐标纽约,曾经知名外企经理,现全职妈妈。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,没有理论翻译,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。
微信公众号:大J小D(jiayoubaobao2015,加油宝宝的拼音)
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,我原创的百篇育儿心得文章一网打尽!